在网络上看到关于志愿者支教的故事后,党晨曦便期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份子。等到学校开始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,党晨曦便毫不犹豫地报名申请。2018年7月,在坐了27个小时的火车后,党晨曦到达了距离家乡2436公里的乌鲁木齐,经过集体培训,来到了支教地—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。刚收到工作任务时,党晨曦心中还有一丝慌张,慌张来自对学生的不熟悉和对教材的不理解,于是他便主动向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请教,努力完善备课。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,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,自身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。他说:“能够和学校里的孩子相遇让我感觉很幸运,希望孩子们能在课堂中感受到自己不是特殊的孩子,不必自卑,永远保持美好。”在西部计划宣讲会上,宣讲员的一句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,深深触动了施琪的心。他放弃了南京的工作机会,义无反顾地踏上志愿服务的征程。施琪服务于一所主要接收盲人学生和培智学生的特殊学校,接触的主要是有智力障碍的学生,这让学习手语翻译专业的他刚开始有些不知所措。学校里90%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,语言不通,记不住名字,让他压力倍增。但施琪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他总想着多为这些孩子们做一些事,尽己所能教给他们更多技能。因此,施琪积极参加理论学习、课题讨论,同时增强对自闭症组专业技能的学习,在学中做、在做中学。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。回顾这一年来的志愿时光,他说“这一年,对我以后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;这一年,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;这一年,也对我走向特殊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教学工作、服务基层,将这趟西部行镌刻出一生难忘的情怀。”同样热心志愿服务的王慧敏也积极报名参与西部计划,来到了新疆。刚到学校的时候,王慧敏遇到了一点小波折,那时正赶上学校宿舍要装地暖,所以需要在教室暂住一段时间。经历了一个月的“艰难”生活,王慧敏搬进了宿舍,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批学生,他有些紧张,但又期待着。这是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,不仅要从容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学生,更要妥善地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,要争取他们对学校和自己的信任,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。正式上课之后,一切都步入了正轨。在教学中,王慧敏课前认真备课,了解学生各种情况,因材施教;课堂上,尽量用精简的语言进行讲述,循循诱导;下班后,给各年级的学生辅导功课,巩固知识。在与孩子的交流中,王慧敏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,对外面世界的向往,他告诉学生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,才能走出贫穷,看到更大的世界,丰富自己的人生。在来新疆之前,王慧敏曾认为这段志愿服务经历仅仅是能给当地带去一些帮助。但在逐渐的思考和体悟中,他慢慢转变了这种想法,“这段志愿服务经历,于我自身而言也是一段宝贵的‘受教育’的过程”,在这个过程中,师生之间那种无暇的情感,质朴却又饱含深情,始终吸引着他,所以他毅然决定要留下来继续服务。当被问到支教生活的感受,王慧敏毫不犹豫地说,“简单并快乐着,平淡并享受着,付出并收获着。”2018年7月,刘峥嵘来到了伊宁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支教志愿服务,主要承担部分班级的语文教学和手语教学工作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不难发现孩子们对知识是渴望的,但交往的封闭,让他们能够了解到的东西非常有限,而这需要刘峥嵘耐心地引导。刘峥嵘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,是在六年级(2)班的语文课上。全班共有11名学生,他们剩余的听力很少,基本上没有口语表达能力,只能依靠手语。再加上这11名学生全是少数民族同学,学习汉语的时间比较晚,很多汉字不认识、不会读、不理解,随着课程的推进,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吃力愈发明显。于是刘峥嵘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,孩子们理解不了课文,那就从认识生字开始,他加强了对学生生字的练习,讲拼音、讲笔顺、讲释义,不断地听写、整理、复习。一个学期过去了,孩子们的进步是令人欣喜的,每当看到他们多认识一个字、多理解一段话,进步一点点,刘峥嵘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。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志愿工作,刘峥嵘对自己、对教育、对人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,他说:“与其说是支教,不如说是学习;与其说是支援边疆教育,不如说是边疆的生活教育了自己。”在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的指导下,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团委开展特殊教育精准服务西部计划项目,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学生专业特长,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,以特殊教育志愿服务的方式到新疆从事为期1至3年的支教志愿服务。2018年以来,共选派2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,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和克州开展服务,同时在两地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动员新疆籍学生到当地特殊教育学校顶岗实习,为服务地特殊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学校西部计划项目办在2018年、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“优秀等次项目办”。特殊教育精准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,让特教之花飘香在祖国边疆。
(转载自西部志愿汇)